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

 

閱讀心得報告

班  級

資訊1-1

學生姓名

黃湞淯.歐姿汶.

卓韋辰.郭丞洲

研讀書名

枯井的啟示-數學的故事

書籍作者

高鎖剛 主編

紀素雲等 編著

出版單位

倚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
出版年月

2004

1210

版次

第一版

班級導師

劉宗豪 老師

國文老師

蕭靖恩 老師

心得報告內容

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

 

   「 數學」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,它不僅是從事其他學科學習和研究的一種工具,更重要的是背後所隱含的文化價值。本書以描述數學家發現、證明各種公式、定理或知識、技能等概念為基礎,來讓讀者領略當中博大精深的數學涵養及文化,真是值得一看再看的書籍。

 

二、內容摘錄:

 

諾里斯說:「光讀書不思考也許能使平庸之輩知識豐富,但它絕不能使他們頭腦清醒。」<p.8>

 

    數位不僅可以用來反映客觀事物的數量,也是數學的基礎。<p.29>

 

    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,而最早是由古代印度人創造的。〈p.36

 

    如果將一個自然數的各位數位的順序倒過來,所得數與原數相同,則稱這個數為回文數。如:111212524664等等。〈p.53

 

    科學巨人牛頓曾說過:如果我能看得比別人遠一些,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。〈p.63

 

    據說,在遠古的時候,黃河裡跳出一匹馬,背上駝著一幅圖,這幅圖隱含許多天庭機密,被人稱為「河圖」。〈p.98

 

    π是文明的標誌,它的每一次重大進步,都意味著科學技術和演算法的革新。〈p.145

 

    「處處留心皆學問」。數學家之所以成為數學家,是因為他們長於觀察,勤於思考,希望我們每位同學都能做生活中的「有心人」。〈p.183

 

 

三、我的觀點:

 

從小至大在學習過程裡,數學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。無論是學校的課程必學之一,或是

日常生活中時常需要用到之相關知識和計算,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。而我們對數學這門學科又所知多少呢?

 

    書中以單元方式條列出54個數學知識或定理等,並且有詳加說明,裡面更有一些平常可能常用到卻從不曾知道的數學知識。當學生的總喜歡問說到底為何學數學?總好像是為了因應考試而做學習,甚至更像是被父母親強迫而不得不學。真是有上述情形的話,那應該撥空來看看此書,從中可獲取一些相關的數學知識,亦可消除一些在學習上曾經產生過的疑慮。說不定,你將會越看越發覺得有趣,從中並能啟發一些以前所沒有過的見解,甚至因此愛上了數學這門學問。

 

    小學開始就有座標的概念,像老師在班上排定每人的座位就是利用此觀念。到了國中階段正式學習座標的使用,也從中得知座標的發現者為笛卡兒先生。但是你在使用的當下,曾經思考過笛卡兒先生為何會創造出座標?是甚麼樣的狀況下產生出的呢?文中就有介紹到,因為當時正處於戰爭的時候,而笛卡兒先生因為受傷就在營區休養,結果他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角落的蜘蛛正努力織著網。看著看著覺得有趣,就這樣思考著產生了想法,座標平面觀念因此而誕生。

 

    日常生活脫離不了的阿拉伯數字,小時候都以為就是阿拉伯人所發明的,但經過學習成長後就可知曉,阿拉伯數字是古印度人所發明的。書中當然也有針對這方面去做說明和其由來,也提到了許多相關的證明資料,例如當時的壁畫所留下來的使用痕跡等。還有其他許多林林種種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家及其故事,都讓我在讀後覺得收益良多,也因此更了解到數學的博大精深。

 

    看完此書,就決定將書本好好珍藏著,因為學問是不斷的複習與更新交替著,當使用到相關內容主題時亦可隨時拿出做比對,也能再次增進對內容之了解。同時也能推廣這本好書,讓更多的同學們能有機會接觸並閱讀之,或許可以從中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,更能增進自己在數學上的所知所能。

 

四、討論議題:

 

是否還有書以外其他你曾學過的數學知識,曾經讓你困擾過的呢?

 

由小至大,就你所曾經學過的數學課程中,每人找出一項主題來共同討論之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