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強化班級學生自治組織 儘速選出班級幹部,並為幹部指定代理人(副手),才能使班務的運行快速步入正軌,除培養同學合作服從的技巧外,也促使其擔任全班同學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樑。給予班級幹部絕對且合理的管理權威,對班級事務需善盡管理職責,加強榮譽心,並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任職班級幹部的機會,增進學生同理心的展現。
二、善用團體及個別晤談策略 於每學期開學兩個禮拜內,以團體或個別方式,約談過每一位學生;並於一個月內至少與家長電話連絡過一次,以了解學生個別需求、學期目標及家長對學生在校的期望。
三、引導學生共同制定『合理』、『可行的』班級公約 班級公約須由班上同學共同制定,由學生自行討論可行的範圍與獎懲方式才能真正達到效果,如果由老師一昧的制訂,可能引起學生的反彈,且也可能有執行效果不佳的困擾。因此班級契約的建立必須經過班級所有同學共同表決與制訂,且每位學生都要對班規有相當的理解並一同遵守。
四、『先嚴後寬』,塑造良好班級風氣 “一年之計在於春,一日之計在於晨”,班級經營也是一樣,必須在班級風氣形成之前,確立正確的方向,讓每位學生知道班級公約制定後要確實執行,所以老師及班級幹部要一同負起督導的責任,班上同學只要一有違反班規,必須馬上給予修正及提醒,以便使其有所警惕,避免再犯。
五、不定時與家長聯繫,並於學期中安排家庭訪問 除在開學一個月內與家長電話連絡,得知家長對學校的需求與期待外,平時也需運用聯絡簿、電話、即時通或家庭訪問方式,建立良好親師溝通管道,讓家長的聲音能及時反應。隨時與家長保持良好的聯繫管道,使家長明白學生在校狀況,也可從中了解學生課後在校外的表現,讓家長成為班級經營的最佳後盾。
六、適時肯定學生正向行為
教師常會忽略學生正向表現,將注意力都放在糾正學生錯誤的地方上,久而久之會養成學生消極避免犯錯而忽視積極進取榮譽的心態。因此適時的給予學生口頭或實質的鼓勵是必要的,讓學生明瞭他所做的任何表現,老師都非常在意。多增強、獎勵學生,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正向特質,在學生犯錯時要以正向堅定的態度面對學生的問題行為,學生一旦認同這種正面師生關係的價值,自然而然會接受教師的管教方式,降低不當行為的發生,師生關係的品質也會跟著提升。
七、建立班級溫馨和諧氣氛 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有良好的學習成果。每週於班級黑板寫上每週佳句或靜思語,請學生抄於筆記本內,隨時複誦,並於班會時請同學分享心得。另外配合學校每月辦理學生慶生會,給予個別學生優點轟炸及祝福卡片,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成為班上的主角,都是一位特別的人。
八、適時、適才、適所展現長才 老師需要有辨才的能力,於適當時機應點名一些班級上較邊緣的同學,讓他們有機會展現別人所不知的才能,並利用各項場合,給予每一位學生上台表演或說話的機會,培養學生上台發言的勇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